阳升致力于清洁的能源
让更多人享受绿色电力
汇聚太阳的光芒  托起明天的希望
工信部召开会议,解决光伏产业恶意竞争问题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340天前 | 88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     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,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了“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”,释放出关于行业发展的新信号。来自天合光能、协鑫科技、晶科能源、阿特斯、隆基绿能、通威股份、大全能源、宜宾市政府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国研智库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、硅基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开发银行、兴业银行等 14 家单位的代表出席本次会议。

        会议提出,鼓励行业兼并重组,畅通市场退出机制,并将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,有利光伏产品价格平稳,行业利空有望出清。

硅料价格大幅下跌,光伏行业整合迫在眉睫

        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披露的数据,过去一周,多晶硅价格和单晶硅片价格均延续跌幅,最新价格已跌至“再看空无意义”的程度。“多晶硅价格已跌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,硅料企业面临售出即亏损。”硅业分会认为,目前市场处于供需关系发生转变的关键节点,按当前亏损现金的价格再生产更多硅片已无意义。从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,到组件各环节,光伏全产业链价格“赶底”持续已久。

价格下行对企业利润的挤压和对产业的洗牌效应,已反映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,“整个光伏产业链已经到了比拼成本、技术、现金流等竞争力的阶段,成本高企和技术落后的产能将加速出清。”行业整合迫在眉睫,为此高层会议召开,通过调控促进行业利空出清。

历史多次出现恶意竞争,政策主导行业洗牌

        光伏行业的竞争确实非常激烈,并且历史上存在过恶意低价竞争的现象。由于光伏产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,加之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扩张和技术进步,产品价格持续下降,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。例如,在 2012 年,光伏行业就经历了由于价格战导致的惨烈竞争,包括低价竞争、相互倾轧以及财务问题等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一些一体化整合能力强、技术领先、成本控制好的企业如隆基绿能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但整体而言,行业的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,整合力度还是不够,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曾经表示,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,影响接下来的两到三年,如果任由恶意竞争继续,两到三年的时间对行业损伤过大,因此政府有必要主导行业洗牌。

工信部就此召开会议,促进行业良好发展

        高层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: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,提升关键技术指标;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,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;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,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;鼓励行业兼并重组,畅通市场退出机制;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;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,转变低价中标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未来如果政策能够有效落地,行业格局的改变是很大的。避免恶意低价竞争有助于稳定光伏产品的市场价格,减少价格波动,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规划投资和预期收益;在非恶性竞争环境下,企业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、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上,而不是仅仅依靠降价来吸引客户,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;减少无序扩张和重复建设,使得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,有利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,优化产业布局,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也是十分必要的;减少恶性竞争有助于企业摆脱微利或亏损状态,提升盈利能力,上市公司财报改善也将在股价上有所体现。